- 技術文章
細胞成團和細胞出芽實驗
2016-05-12 09:54:02 來源: 導言
近幾年來,3D(three dimensional)細胞培養系統開始成為生物學研究新的研究方法。使用3D系統培養系統能更好的模擬生物體內的真實生理環境,而2D(傳統的貼壁培養)細胞培養系統不能有效的模擬細胞在生物體內的生理環境。3D細胞技術有很多種方法,使用多細胞形成的細胞團是其中主要的研究應用之一。細胞團是微小的細胞聚集簇,可以用來研究3D情況下向外生長的情況(細胞出芽)。
一.實驗原理
目前有幾種方法可以用來生成細胞團。 所有方法的原理都是防止細胞貼壁,并且創造環境增強臨近細胞間的細胞外基質的粘附。這里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液體膠的形式來形成細胞團。這是一種形成細胞團的非常簡單的方法,有如下的優勢:
1)可以形成單個細胞團,并且易于用顯微鏡觀測;
2)易于換液,可以進行長時間的培養;
3)這個方法操作簡單,不需要額外的設備就能完成。
簡單來講就是先在多孔板底部加入瓊脂糖,之后再加入細胞懸液。加入瓊脂糖不僅僅是提供了個疏水表面,細胞不會粘附,又提供了一個凹液面,細胞可以聚集在凹孔中,加大了細胞和細胞之間接觸的幾率,增強了細胞之間的粘附。
二.實驗材料
96孔板,平底(Corning 3370)
血管生成載玻片(德國ibidi,81506)
1.5%瓊脂糖(Sigma,A9539,使用PBS或者超純水配置)
胰酶
Matrigel
細胞培養基
三.成團實驗步驟
1)96孔板預處理
- 配置1.5%瓊脂糖,保持配好的瓊脂糖為液體狀態
- 96孔板每孔添加50μl配置好的1.5%瓊脂糖,室溫靜置20分鐘,待瓊脂糖完全冷卻固化。50μl瓊脂糖能剛好覆蓋96孔板單孔的底部,并且形成凹液面。
- 在96孔板的孔間加入無菌PBS,保證實驗的濕度
2.細胞成團- 按照日常方法準備細胞懸液
- 根據試驗設計確定單孔需加入的細胞個數,本例中,每孔加入500個細胞
- 加入50-100μl的稀釋好的細胞懸液,保證每孔總液體體積(包括瓊脂糖)不超過200μl,每孔細胞數500個
- 培養箱中培養
- 每天都要換液,注意在細胞成團過程中不能劇烈晃動培養板
- 可以用相差顯微鏡觀察細胞成團情況(圖一)。
圖一:不同細胞系的成團過程(每孔500個細胞),比例尺 200μm。
四.出芽實驗及分析
實驗步驟:
- 準備基質膠
- 實驗前一天將Matrigel置于冰盒中,放入4。C冰箱,使膠能過夜緩慢融化。(注意:同樣要準備一些4。C預冷的槍頭用于吸取Matrigel)
- 開始實驗前,將Matrigel始終保持放在冰盒中。
- 打開滅菌包裝,取出ibidi血光生成載玻片 µ-Slide Angiogenesis。
- 每孔中加入10μl Matrigel。注意槍頭要垂直于內孔的正上方加入Matrigel,防止有Matrigel流經上孔而留下殘留膠。
2.凝膠- 蓋上ibidi血管生成載玻片的蓋子。
- 準備一個10cm的培養皿,放入浸過水的紙巾,制成一個濕盒。
- 將ibidi血管生成載玻片放入培養皿中,蓋上培養皿蓋。
- 將整個培養皿放入培養箱中,靜置30分鐘左右,等待膠凝結。
留 言
- 聯系人:邵瓊
- 電 話:021-54298177
- 手 機:17821315402
- 郵 箱:2074399421@qq.com
- 郵 編:201100
- 地 址:上海市松江區曹農路5弄40號
- 網 址: https://jingxinkeji1.cn.goepe.com/
http://7heyuan.com
電子樣本
技術文章
- 多樣品組織研磨儀:解鎖農業科研植物組織研磨新效率
- 微孔板離心機以高效穩定性能,開啟實驗狂飆新速度!
- 杭州水質監測背后:COD 工作站、葉綠素 A 研磨儀等設備如何守住 “每一滴水” 的安全?
- 告別傳統培養,擁抱未來科研:ibidi 3D細胞培養解決方案,助力類器官研究騰飛!
- 實驗室樣品粉碎官上線!刀式研磨儀如何一機搞定多種不同中藥材樣品的實驗研磨
- 凈信單細胞懸液制備儀榮登四大權威期刊 | 助力生命科學領域突破性成果誕生
- 微孔板離心機提供從精準檢測到高通量實驗的全場景解決方案
- 智能勻漿機高效運轉背后:這五大操作雷區你避開了嗎?
- 從硬核鹿角墊到細膩藥粉的凈信冷凍研磨儀如何做到成分 0 損耗?
- 低溫研磨到底有多重要?看組織研磨儀為您揭秘